0. 前言

记录一下文章写作和 扉页标签的内容,文章完全转载自 博客


本文是 Hugo 使用记录的第二篇,介绍关于文章写作的一些问题,包括分类管理、排版技巧、特殊语法等,所有语法基于 LoveIt 主题。

Hugo支持的文章格式为.md,即用markdown语言编辑的文章。所有的文章都放在content/posts目录下,支持级联目录,即在posts目录下按分类建立多个子文件夹放置文章,比如本博客的文章按分类放在四个子文件夹下。

$ ls posts
爱编程爱技术的孩子/  我所热爱的生活啊/
平日里的白日梦/      研究生的区块链学习之路/

下面是三条方便清晰管理和生成文章的目录结构建议:

  • 保持博客文章存放在 content/posts 目录, 例如: content/posts/我的第一篇文章.md
  • 保持简单的静态页面存放在 content 目录, 例如: content/about.md
  • 保持图片之类的媒体资源存放在 static 目录, 例如: static/images/screenshot.png

1. 前置参数

Hugo 允许在文章内容前面添加 yaml, toml 或者 json 格式的前置参数,LoveIt 默认文章模板提供的前置参数有

不过自己现在用的模板似乎不支持这么多参数

---
title: "我的第一篇文章"
subtitle: ""
date: 2020-03-04T15:58:26+08:00
lastmod: 2020-03-04T15:58:26+08:00
draft: true
author: ""
authorLink: ""
description: ""
license: ""

tags: []
categories: []
hiddenFromHomePage: false

featured_image: ""
featured_image_preview: ""

toc: false
autoCollapseToc: true
math: true
mapbox:
    accessToken: ""
    lightStyle: ""
    darkStyle: ""
    navigation: true
    geolocate: true
    scale: true
    fullscreen: true
lightgallery: true
linkToMarkdown: true
share:
  enable: true
comment: true
---
  • title: 文章标题.
  • subtitle: 文章副标题.
  • date: 这篇文章创建的日期时间. 它通常是从文章的前置参数中的 date 字段获取的, 但是也可以在 网站配置 中设置.
  • lastmod: 上次修改内容的日期时间.
  • draft: 如果设为 true, 除非 hugo 命令使用了 --buildDrafts/-D 参数, 这篇文章不会被渲染.
  • author: 文章作者.
  • authorLink: 文章作者的链接.
  • description: 文章内容的描述.
  • license: 这篇文章特殊的许可.
  • tags: 文章的标签.
  • categories: 文章所属的类别.
  • hiddenFromHomePage: 如果设为 true, 这篇文章将不会显示在主页上, 但是此行为可以在 网站配置 中设置的.
  • featuredImage: 文章的特色图片.
  • featuredImagePreview: 用在主页预览的文章特色图片.
  • toc: 如果设为 true, 这篇文章会显示右侧目录.
  • autoCollapseToc: 如果设为 true, 文章目录会自动折叠.
  • math: 如果设为 true, 将自动渲染文章中的数学公式.
  • mapbox: 和 网站配置 中的 params.mapbox 对象相同.
  • lightgallery: 如果设为 true, 文章中的图片将可以按照画廊形式呈现.
  • linkToMarkdown: 如果设为 true, 内容的页脚将显示指向原始 Markdown 文件的链接.
  • share: 和 网站配置 中的 params.share 对象相同.
  • comment: 如果设为 true, 将启用评论系统.

2. 标签与分类

标签和分类字段是归档文章最常用的两种形式。为了更好的使用,我们需要弄清楚它们的区别。以生活与健身的韦恩图为例1,饮食与睡眠同时属于这两个分类,当出现这类型文章时,就可以添加标签来管理。

标签与分类标签与分类

博客文章的存储方式决定了它无法拥有太多的分类,因此,树形逐级检索的方法不适用这种情况,我们应当在将博客分为几个大类的同时,使用标签来管理和检索文章,当同样也要注意不应滥用标签,否则会带来视觉上的混乱和管理的不便。

在每篇文章的元数据(Front-Matter字段)中添加categories字段作为文章分类,添加tags字段作为文章标签,比如本文:

tags: [博客写作]
categories: [爱编程爱技术的孩子]

标签可以有多个,以逗号分隔,不过即使只有一个标签,外面的中括号也不能省略。

3. 排版风格规范

本节内容参考少数派写作排版指南2

3.1 空格

行文时在中文与英文、中文与数字、英文与数字之间增加空格。例如:

  • 推荐:苹果公司在 2015 年 9 月 9 日发布了 iPhone 6s。
  • 不推荐:苹果公司在2015年9月9日发布了iPhone 6s。

一段文字中有超链接的部分,在超链接的前后使用空格。例如:

英文前后接全角标点符号或者表示单位的角标符号时,不需要加空格。例如:

  • 正确:新款屏幕的可视角度为 125°,相比旧款提升了 25%。
  • 错误:新款屏幕的可视角度为 125 °,相比旧款提升了 25 %。

对于有特殊用法的专有名词,如 4K、1080p、iOS 10 等,英文和数字之间是否空格以官方标准为准。

每段文字的开头不需要空两格。

3.2 标点符号

引号使用直角引号「」,而不是弯引号 “”。对于微软拼音输入法可以键入uubd四个字母开启标点符号的选择。

省略号使用 …… 的标准用法,正确输入方法是 shift + 6。不要使用三个句号。。。,也不要使用三个英文句点 …。

不要重复使用标点符号,尤其是在表达强烈情感的时候。例如:

  • 推荐:这个提议真棒!我喜欢。
  • 不推荐:这个提议真棒!!!我喜欢~~~~

同时,抒发情感的方法有很多,不建议在文中大量使用感叹号等表达强烈情感的符号,也不建议使用波浪号。

3.3 中文和西文符号

一般情况下,一个中文句子中出现了英文部分,仍然使用中文标点,即全角符号。例如:

  • 正确:我常用的电子设备是 Kindle、iPad Pro、iPhone。
  • 错误:我常用的电子设备是 Kindle, iPad Pro, iPhone.

如果引用一段完整的英文句子,或是出现在专有名词中的标点,则不需要更改标点符号。例如:

  • 正确:乔布斯说「Stay hungry, Stay foolish.」
  • 错误:乔布斯说「Stay hungry,Stay foolish。」
  • 正确:我最喜欢的手机游戏是 Lifeline: Silent Night。
  • 错误:我最喜欢的手机游戏是 Lifeline:Silent Night。

3.4 专有名词

所有品牌名称以官方网站写法为准,应用名称遵循 Google Play 或 App Store 的命名。若无官方中文名称,可使用网络上被大家熟知的通用译名,否则请直接使用外文名称,不要自行翻译。

请正确书写常用英文名词的大小写和空格。例如:

  • 正确:iOS 10、macOS、App Store、Android
  • 错误:iOS10、MacOS、AppStore、android

若应用名称过长可在文中自定缩写,但需用括号注明缩写名称,并声明「下同」。

一般情况下,品牌和应用名称不需要使用直角引号「」括起来。

在称呼 app 时,请使用「应用」「应用程序」或「app」,而非「软件」「程序」。

3.5 样式工具

虽然可以使用加粗、斜体、删除线、引用等样式工具,这些工具的使用也可以增加文章的可读性,但是过度使用则会造成排版混乱,因此建议正确、克制地使用样式工具。

例如,需要着重显示的部分请使用「加粗」功能,不要使用「斜体」,更不要使用「加粗 + 斜体」的组合。

3.6 注明引用来源

文中有使用外站或外部内容的,务必在引用最后部分注明来源。

文中有使用外站图片,必须在文末标明。来源如果来自外站必须添加链接。例如,

  •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 The Verge
  • 题图来自电影《春娇与志明》截图

若文章为全文翻译,必须在文中注明原作者及原文地址,并添加原文链接。

3.7 写作建议

理清文章结构,动笔之前可以先列一下写作大纲。

用主动语态,不要用被动语态。一般情况下,主动语态比被动语态更有力。

使用具体、明确、展示细节的词汇,能激发想象,使读者自己代入情境。「把硬币放进口袋里,他咧开嘴笑了」,远远强过「他满意地拿走了辛苦挣来的奖赏」。

减少形容词的使用,少用 「的」。

文中涉及到参数规格、数据的部分,要保证严谨性。

文章完成之后通读一遍,记住,不要让读者猜测你在讲什么。

Reference

https://shuzang.github.io/2019/hugo-blog-article-write/#3-%E6%8E%92%E7%89%88%E9%A3%8E%E6%A0%BC%E8%A7%84%E8%8C%83